九月九日重陽節的來歷和意義,你知道嗎,今天我們詳細聊聊
重陽節是我國一項傳統節日,與除夕、春節、清明、端午、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,祭祖是這些節日的一大主題,重陽節這天人們一般會去登高祈福、秋游賞菊、佩插茱萸、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,流傳至今重陽節又添加了敬老、愛老等寓意,重陽節主要是用農歷算的,一般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這天是重陽節。
重陽節始于遠古時期,成型于春秋戰國,到西漢才開始普及,唐代以后開始到達鼎盛時期,古時候九月農作物豐收的時候,這時候就有祭天帝、祭祖的活動。
因為遠古時期九九重陽吉日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,祈禱有好豐收,之后在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沿襲至今,重陽節與除夕、清明、中元并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。
賞菊
要知道每年農歷九月是菊花盛開的季節,而菊花寓意是長壽,這與重陽節敬老以及愛老的內涵相符合,這時候進行賞菊是一種很不錯的活動,其次人們還會用菊花祭祀。
喝菊花酒
和賞菊一樣,重陽節喝菊花酒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活動,因為菊花味苦、甘,性微寒。歸肺、肝經。飲用菊花酒有散風清熱,平肝明目,清熱解毒的功效,適量飲用對人體的健康具有好處。
吃重陽糕
重陽糕又稱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是重陽節特有的一種飲食,重陽節吃花糕具有辭青的寓意,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歡迎。